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4日公布上半年中国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发展情况,其中一个重要的亮点是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,并且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国。
根据最新数据显示,上半年中国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%,特别是在汽车和电气机械行业中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。这些成绩表明,尽管面对国际市场上的不确定性,中国机械工业仍然保持着稳健的步伐向前发展。
截至6月末,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了13.6万家,较上年同期增加了0.6万家,占全国工业的26.2%。资产总计达到40.4万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6.6%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中国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性、灵巧性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,其整体水平处于全球第一方阵。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2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上指出,过去十年间,中国在机器人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,包括机器人大模型、智能协同控制、人机交互、多模态感知等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。这些技术进步使得国产机器人能够实现毫秒级动作响应,稳定性、灵活性、连贯性持续提升。上月,深圳地铁机器人配送及全球首例人形机器人自主换电等技术的曝光,震撼外界。
从市场数据来看,自2015年至2024年,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由7万套增长至30.2万套,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。同时,中国也是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,工业机器人产量由2015年的3.3万套增长至2024年的55.6万套。这一系列数据不仅反映了中国市场对于自动化设备的巨大需求,也展示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成功案例。
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4日表示,这些数据反映了机器人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组成,正在成为推动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机械工业在对外贸易中展现出强大韧性。上半年,机械工业完成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5976亿美元,同比增长7.1%,对主要经济体的出口额保持两位数增长。分析认为,机器人作为高端制造的代表,中国凭藉技术优势与成本竞争力,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广泛认可。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即将于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举办,届时新加坡、尼泊尔、喀麦隆等国将发布机器人应用场景与合作需求,进一步彰显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全球影响力。
展望下半年,罗俊杰指出,机械工业发展的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,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。综合判断,预计下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将延续稳中向好的总体态势,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5.5%左右,对外贸易保持基本稳定。
来源:香港中通社